钓鱼经验吧

位置:首页 > 钓鱼热点 > 经验分享

淡水鱼的种类和习性

钓鱼作为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兴趣爱好,其队伍正在逐渐壮大,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参与其中,而想要钓好鱼,钓得满意,势必要先了解我们所要面对的鱼类,知晓鱼的生活习性,方能顺应其习性而针对性作钓。

淡水鱼的种类和习性

1:常钓对象鱼的种类

鱼必然是要生活在水中的,站在科学的角度,可以通过鱼生活的水温带进行分类,将我国常作钓的鱼类分为三类:温水鱼类、冷水鱼类和热带鱼类。

温水性鱼类:主要包括鲫鱼、鲤鱼、青鱼、草鱼、鳊鱼、鲢鱼、鳙鱼、黑鱼、鳜鱼、鲶鱼、翘嘴、黄颡鱼等,这是在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。

冷水性鱼类:主要包括狗鱼、哲罗鲑、石头鱼、鲟鱼、雅鱼、裂腹鱼、青海湖螺鲤、细鳞鱼、五道黑、梭鲈、柳根鱼等鱼类,它们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。

热带鱼类:在我国主要包括可钓的罗非鱼、鲮鱼等,它们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。

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在水温为15~35℃的环境中,当水温超出该范围后,鱼类活性大大降低,出现摄食欲望降低、活动量减少等情况,作钓的难度加大,但个别鱼种会有差异。

冷水性鱼类适宜生活在水温为7~20℃的环境中,当水温超过30℃可能会出现死亡情况,一般在作钓冷水鱼,应尽量避免使用手直接触摸,人的体温会对鱼造成轻微灼烧,减小了鱼放流后存活的可能性。

热带性鱼类适宜生活在水温为25~35℃的环境中,当水温低于18℃便会出现摄食欲望降低,当低于10℃时可能会出现死亡情况。因此常见的热带鱼种如罗非、鲮鱼都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,北方很少遇见。

淡水鱼的种类和习性 第2张

2:淡水鱼的习性

栖息水层不同

不同的鱼种都会由较为固定的栖息水层,常见的鲫鲤就是典型的底层鱼类,作钓应该以低调为主,而特殊环境下(如冬季晴天时、夏季闷热时)会有所上浮;鲢鳙鱼类为典型的水体上层鱼类,主要靠捕食水表的浮游生物为生,因此以钓浮为主;草鱼、青鱼等大体型鱼类生性警觉,属于中下层鱼种;而鲶鱼、黄颡鱼、鲈鱼等属于底栖鱼类,并且喜欢在有乱石、礁石、倒树等具有洞穴藏身的地点,栖息的水层为水底结构层。

逐暖性

我国的常见淡水鱼大多数具备逐暖性,尤其是温水鱼,当水温较低时,鱼会逐渐向水温较高的区域游动,这一点在黑鱼身上尤为明显,黑鱼会有在浅滩晒水的习性。根据这一习性,可总结为春秋两季寻找背风向阳地点作钓,早晚温差大宜选择深水区作钓。

淡水鱼的种类和习性 第3张

洄游性

洄游不仅仅体现在产卵时期,对于淡水鱼而言,还体现在“适温洄游”、“索饵洄游”,鱼类会根据气温和水温变化,在深水和浅水,向阳和背阴等处洄游穿梭,同时浮游生物的迁移和水边植物和庄稼的更迭,也会趋势鱼类进行洄游。一般我们将水域中鱼往返的路径称之为鱼道。

逐波性

在有风浪的情况下,不同的鱼种会呈现不同的改变,如黑鱼在风浪天会选择躲进水草、芦苇区域,而吃浮游生物的鱼类则会往下风口移动,风浪带来充足饵食的同时,也会增加水中的溶氧量,因此根据逐波性选择上风口还是下风口往往成为钓鱼人争论的话题。

集群性

大部分的淡水鱼都会由集群性特点,该特性在杂食性鱼类身上明显,往往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鱼窝,但是并不是所有鱼都具备这样的习性,黑鱼、鲶鱼等攻击性鱼类,也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,因此他们不具备集群性。

淡水鱼的种类和习性 第4张

趋氧趋静性

作钓淡水鱼时,往往水中的溶氧量是重要的参照条件,很多余都喜欢在氧浓度高的地方,此处往往饵食也较为丰富,所以进水口、落差的流水带等都是很多鱼类的聚集地。

趋光性

大家都知道海捕时,夜晚会点亮船上的灯,这样会聚集鱼群,很多淡水鱼也是如此,在夜钓时,部分鱼类会抄有亮光的区域活动,并且 不同颜色的光线,对于鱼类有着不一样的吸引力。

以上就是很多淡水鱼的习性,而不同的淡水鱼类其习性有细小的差别,主要会受到周边的环境因素影响,尤其是气温和水温,是影响野钓的一个重要参数。掌握鱼类的生活习性,能够精准的改变钓技,往往是钓技更深一筹的关键。

标签:淡水鱼 习性